首页 >>新闻资讯 >>耐候百科>> 耐候钢国外研发历程耐候百科
耐候钢国外研发历程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19/6/20 17:21:13 | 作者编辑:
研究始于20世纪初,起源于欧美。
1900年,欧美科学家首次发现铜可以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。
1933年,美国钢铁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低合金钢,含铜、柯尔滕钢,具有耐腐蚀性和高拉伸强度。它在20世纪60年代被直接应用于建筑和桥梁,但没有绘画。
其中,高铜、高磷、高铬的CORTEN-A系列、高铜、高铬、高锰合金化的镍、CORTEN-B系列得到广泛应用。
防风雨钢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广泛应用于欧洲和美国。
目前的耐候钢是在CORTEN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它们中的一部分是为了提高强度而加入Nb,另一部分是为了降低P以提高可焊性等等。
海外研发历史
从性能上看,国外的CORTEN钢中去除了部分元素,并添加了其他元素,如:降低铜镍钢中的磷含量可以提高钢的可焊性,降低磷含量和增加锰含量的是英国BS968钢(15CrMn2NiCu),而以前的奥维埃联合HM钢(15CrMncuti),降低磷含量,增加钛等。
从资源成本出发,一些钢可以脱除镍并使用其他元素,如铜铬和铬铝。例如,美国CORTEN-B和日本JIS SMA41系列钢用于增加锰和钒。
超级材料的发展:80年代末,日本在JIS SMA系列钢的基础上将镍提高到3%。耐腐蚀性试验研究已有9年的历史。开发出了新的耐候钢钢种。焊接性能、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优于SMA系列。